这里是苏东坡情有独钟之地,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是“中吴要辅”常州。8月15日,“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江苏段采访活动开启第三天的行程,来自中央、省属、地方的20多家媒体来到“中吴要辅”常州,探寻这里的千年历史文脉和百年工业文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江苏、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八省(市)网信办主办,人民网、现代快报网承办。
来了14次并终老于此,苏东坡为何独爱常州?
“今且速归毗陵,聊自憩,此我里”,这是苏东坡对常州最深情的告白。当天上午,采访团一行来到了苏东坡纪念馆。该馆位于常州老城中心——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曾是苏东坡寓所,毁于元代。明代中期,里人在旧址重建,名“藤花旧馆”。
一进纪念馆大门,一尊苏东坡半卧像映入眼帘,身子斜倚,右手搭膝,目光坚定,气定神闲。石座上雕刻着“毗陵我里”四个字,取自苏东坡的“今且速归毗陵,聊自憩,此我里”。院中,苏东坡喜爱的紫藤花仍零星开放着。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东坡从海南获释北归,选择常州作为终老之地。到常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给皇帝请求退休,他的退休申请很快得到批准。在常州住了四十多天之后,一代文豪安详离世。
“如今在苏东坡纪念馆,有三大看点,一地、一井、一人。”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会长赵世平向采访团介绍,“一地”是指纪念馆的这方土地确实是东坡先生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一井”是指院中古井是宋代遗存,东坡先生就曾喝过这口井里的水;“一人”是指东坡先生的后人,纪念馆常务副馆长苏东正是苏东坡的第30世孙。“苏东坡一生漂泊,去过很多地方,但这些地方不是皇帝指派,就是贬谪就职,只有常州是他自己的选择。临终前,他还将凝聚着心血的著作《易传》《论语说》《书传》留给了常州人。”
苏东坡一生曾14次来到常州,也曾在奔流不息的大运河上留下足迹。赵世平介绍,“宋熙宁四年(1071年),苏东坡第一次踏上常州土地,就是通过运河。熙宁六年(1073),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受命赴润州、常州赈灾,也是通过运河。他到常州买地,到最后北归常州,都是从运河来的。可以说,运河和常州、苏东坡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曾是清代全国四大集市之一,运河老街的热闹又回来了
家住运河边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常州牌楼巷居民的答案是:幸福感满满。在戚墅堰街道牌楼巷,采访团成员感受到了运河边的美好生活。老街入口处,一幅雕刻在墙上的《运河戚墅堰全景图》徐徐展开,画面中商铺林立,舟楫如云,一派繁忙景象。据戚墅堰街道办公室工作人员孙江介绍,戚墅堰一直是交通枢纽,因为运河,这里上通扬州,下连苏杭。航运的兴起,带来了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到了清乾隆年间,这里成为了万商云集、百业俱兴的全国四大集市之一,最繁盛的时候有426家店铺,小摊小贩数不胜数。
20世纪90年代,随着常州城市发展、运河扩宽和老桥拆除重建等原因,沿河老街大部分被拆除,戚墅堰老街也逐渐没落。为了再现昔日胜景,戚墅堰街道牌楼巷在去年进行了改造,保留了老街旧巷、古建故宅等传统风貌,新建了大运河景观步道、便民停车场,并且引进了张隆兴麻糕、米酒坊、书画铺等一批特色商铺,通过地方美味、非遗文化唤醒人民群众对老城古巷文化的热爱,积极打造牌楼巷网红街区。
在当天的采访中,采访团成员们看到热闹的小路蜿蜒曲折,古朴的小店错落有致,站在街尾的大运河景观步道上,可以看到货船往来,运河的繁忙景象尽收眼底。“改造以后有点找回原来的感觉了,很多小时候的回忆又找回来了。”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戚大街社区居民史蓉娣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了,也见证了这条老街的变化,“最近,好多搬走的居民又回来住了,说这里比高楼大厦更接地气。住在这里,我们觉得幸福感满满。”
老厂房变身小剧场,沉浸式感受常州百年工商传奇
机器的轰鸣声远去,老工厂变身为城市新地标。当天,采访团一行来到了位于常州市钟楼三堡街的运河五号创意街区。这里是国家级工业遗产恒源畅厂原址,也是常州首个由工业遗产改造和活态利用的文创园区。
斑驳的老墙,大面积锯齿形厂房,高耸的烟囱……走在街区中,当年工厂林立的繁华依稀可见。
常州运河五号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活动专员黄妍介绍,工业遗产是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资源。创办于1932年的常州恒源畅厂,是常州早期机器织布厂之一。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依托恒源畅厂旧址建立,将“古运河畔老工厂”打造成了“常州文化新码头”。
20世纪,“棉细布”“靛蓝劳动卡”“童鹰毛毯”等红极一时的抢手面料和床上用品,都是从运河五号码头起航远销至国内外。
在恒源畅历史陈列馆里,依旧保存着当年机织毛毯生产线上的梳毛机。
“我家以前用的就是童鹰毛毯”“我家里还有一条”……熟悉的红绿花色毛毯,勾起了采访团记者们的回忆。
老茶馆、典当铺、木行……沿着街道一路走进运河五号小剧场,里面复原的老旧场景,让人一下穿越回常州老城厢。这是常州市首部沉浸式话剧《织梦运河》的演出地。黄妍介绍,这部剧采用开放式演出的沉浸模式,在故事发生原址的老厂房里,让观众了解恒源畅这家纺织企业的兴衰流变。
寻访运河沿线老厂区,看工业遗存如何“活”在当下
承前启后的展馆,创意无限的街区……常州运河边的这些百年工业建筑,如今是怎样的面貌?采访团一行循着运河,参观了沿线的戚墅堰机厂、戚墅堰电厂和大明纱厂,沉浸式触摸常州工业记忆,感受大运河工业遗产的勃勃生机。其中,戚墅堰机厂和大明纱厂都是国家级工业遗产点。
1906年造火车的古董机器、戚机厂几代的火车头……戚机厂旧址有80多年的历史,厂内原动力车间被打造成了2600平方米的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走进展览馆,当时的生产车间、机器、产品等都依旧在。其中,一台联合剪冲机给采访团的记者们留下深刻印象。这台机器1906年出厂,1936年随吴淞机厂搬迁到戚墅堰,2010年5月“退休”,在岗“工作”了104年。
原戚机厂工具公司党支部书记张汉明见证了厂里很多机器的变革,他指着面前这台280单缸柴油机向记者们介绍,它是1977年由戚机厂自行设计研制的,“在公司成功研制280柴油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公司自主创新、引领时代的重要历史见证。”
绿荫成林,红砖灰瓦,走进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如同进入时光隧道,浓浓的民国风扑面而来。大明纱厂的创办人之一刘国钧亲手栽种的银杏树,依然在这里焕发着勃勃生机。
大明纺织厂曾是常州早期四大国有棉纺织厂之一,后更名为“大明纱厂”,2006年改称为“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企业对大明厂旧址进行整体修缮,于2016年启动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项目。如今,园区已蝶变为“工业+文旅”纺织特色创意园。
常州虹纬纺织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高级工程师沈桥庆介绍,虽然已经百年,“大明厂民国建筑群”依旧保存完好,刘国钧曾用过的办公室、会议室等6处民国建筑原汁原味保留。
一直以来,大明厂都有两个门,曾有“西门进棉花,东门出棉纱”的说法,“因毗邻大运河,当时主要靠运河边的港口完成运输。”沈桥庆说,当时运河边的纺织厂很多,刘国钧先生选择这里,正是因为运河带来的航运便利。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然 裴诗语 李艺蘅 李梦雅/文 施向辉 刘畅 / 摄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