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组织添麻烦了,谢谢啊!”8月12日一早,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车子学和儿子、儿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李晓东的护送下回到了韩甸镇永和村家中。6天来,他们一家住在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协调的泽康养老院临时安置点内。分别时,老人不舍地握着李晓东的手许久。
(资料图)
不只是车子学,汛情期间有99位老人入住泽康养老院安置点。如今随着汛情态势的好转,他们已全部返回家中。此时的李晓东才稍微缓过劲来,“今晚能睡个好觉”。
8月5日下午两点,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哈尔滨双城区作为松花江干流源头之一的拉林河双城段风险激增,多个水文站超警戒水位,多个村屯出现洪涝。李晓东在手机上不断收到撤离群众的消息。
“没车的老百姓怎么撤离?”有着13年志愿服务经验的李晓东迅速在志愿者群内组建爱心车队,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渠道发布免费接送受灾群众的消息。
不到1小时,40多辆车集结完毕。从当天下午4点左右,李晓东不断接到受灾群众的求助电话。爱心车队有序前往各村屯累计接送150余人。
次日凌晨两点半,李晓东驱车40多公里从兰陵镇接送了一对夫妻抵达市区。由于亲戚家距离太远,对附近宾馆也不熟悉,他们不知道去哪儿过夜。这让李晓东萌发了为受灾群众提供安置点的想法。
凌晨3点,李晓东到家后便在志愿者群内联系,很快协调到泽康养老院和风华跆拳道学校两个安置点,接收行动不便或有基础病的人。同时他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受灾群众免费住宿的公告。
公告一发出,李晓东的手机来电铃声几乎没停过。
“我就是在微信群里看见的公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了电话,没想到当天中午志愿者就来接我们了。”车子学的儿子车成俊告诉记者。
8月5日,他们一家5口打车从村子撤离到镇上,在一间存放肥料的库房的炕上度过了一晚。6日一早,他发现镇上的许多饭馆关门,一家人的餐食难以解决,车成俊意识到必须尽快撤离到城区,便让两个女儿坐小巴车先行离开。
由于父亲带着导尿管,须单独用车,他四处打电话寻找车辆。当时从韩甸镇去城区的出租车很难约,也很少有城区的车愿意来镇上接客。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李晓东发布的公告给了他一丝希望。
6日中午,车成俊一家抵达泽康养老院临时安置点,青年志愿者为其安排了房间,提供了热水、餐食、被褥等生活用品,还邀请护士职业的志愿者为车子学更换导尿管。
同日,来自单城镇的一家6口人,在自家小货车上睡了一夜后也入住了养老院安置点。
据李晓东介绍,两个安置点累计入住近150人,分别来自韩甸镇、单城镇、兰陵镇等乡镇村落。每天近30名青年志愿者轮班在各安置点提供后勤保障服务。泽康养老院内中老年人居多,其中像车子学这样卧床的老人不在少数。为了保证大家准点吃上一日三餐,李晓东在院子里架起了3口铁锅,志愿者早上抵达安置点后便马不停蹄地备菜、做饭。
“晓东哥哥,我妈妈脚崴了,能不能帮忙买一点药?”李天(化名)是一名坐轮椅的少年,8月7日他母亲推着他来到安置点。母亲为了不给志愿者添麻烦,脚崴后独自忍着疼痛。他便偷偷向李晓东求助。当天,李晓东驱车前往药店购买了相关药品。
每天早上5点多,李晓东到达安置点后便挨个房间走访了解、搜集大家的需求,和老人们聊聊天。他会将募集到的爱心衣物摆在院子里,供大家自由选择,并请志愿者为老人免费理发。
据了解,泽康养老院今年7月底刚营业,原本计划8月初入住30多名顾客。汛情发生后,负责人韩兵第一时间和顾客协调推后入住时间,优先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住宿。
“床位不够,就把活动室腾出来,还在院子里支起了应急帐篷,员工轮班在此做志愿服务。”韩兵告诉记者,8月8日立秋这天,30多名志愿者包了3000多个饺子,和老人们一起过节,尽管相处时间只有几天,许多老人离开养老院时“都拉着志愿者的手哭了”。
2010年,30岁的李晓东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13年间,从捡拾垃圾、慰问留守儿童,到资助大学生上学、投身疫情防控,李晓东逐渐成长为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他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也更为深刻——解决社会需求,让更多人体会爱、学会爱。
“我女儿出生时因脑缺氧导致脑瘫,我们也曾收到社会各界、志愿者们的帮助。因此我很感恩,想把这份爱心继续延续下去。”李晓东说,如今每次外出做志愿服务时,女儿虽然不知道具体活动内容,但总会骄傲地跟邻居、亲友介绍,“我爸爸又去做好事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姗姗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