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档央视节目征服了全国观众,
《舌尖上的中国》。
(资料图)
在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家,
你什么都可以不关注,除了吃。
以至于,十年后的今天,
这个节目的余温仍在。
它留下了两样现象级的遗产:
门头上印着“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的餐馆,
和模仿节目腔调的大量美食短视频。
它们无一例外都使用了节目的原配乐,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
因为这些旋律有一种挑起味蕾的魔力,
经典到已经成了“中国美食”,
在声音维度的代名词。
而创作它们的人,
正在成为中国配乐界的小汉斯季默,
他的名字,叫阿鲲。
/
《舌尖上的中国》配乐的幕后,
跟惯常的想象有所不同。
因为准确地说,
是“片配乐”,而不是“乐配片”。
阿鲲介入配乐工作较早,
导演也对他很信任,
所以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让阿鲲先创作配乐,
再根据配乐剪辑画面素材。
“实际上,在成片出来前,
我已经写了几十分钟的音乐了。“
/
阿鲲,生于四川自贡,长于成都,
从小就是个学霸,高质量理工男的标准范例。
高中在理科尖子班,
全市编程比赛拿下第三,
大学顺利进入电子科技大学,
一切迹象都表明,阿鲲的将来属于科学。
不过连他父母可能都不甚了解的是,
他还有另一面,
感性、艺术的一面。
/
据阿鲲自述,
他跟配乐的初识很意外。
从小喜爱电影的他,
某天起夜上厕所,
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哼小曲儿,
哼的是《教父》主题曲的旋律。
“当时我就觉得,
以后可能会干这一行吧。“
也许是一见钟情,
也许是自我暗示,
也许是一语成谶,
总之,这个深夜,
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阿鲲的未来。
/
4岁学琴,11岁钢琴十级,
跟同龄人的兴趣班不同的是,
阿鲲不是在卷,是真的感兴趣。
于是,进入电子科大这个纯理工大学后,
阿鲲没有任何犹豫,加入了交响乐团。
同学在ACM竞赛,他在乐团打杂,
演奏打击乐声部、弹钢琴、
弹电子琴、指挥助理……
他获取了一个音乐生都不一定有的宝贵经验,
这个理工男的内心,
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
大三,阿鲲注册了一家公司,
没什么经验的他,
只能在网络论坛上一个个发帖子拉业务。
整整五个月没有一单,
当阿鲲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
他想不到,互联网的浪潮即将到来。
/
数不清的游戏公司找到阿鲲,
他也借此赚到了作为一个理工男,
在不务正业的“配乐”上的第一桶金,
《剑侠情缘网络版Ⅱ》、
《轩辕传奇》、《幻想三国志Ⅳ》、
《大富翁Ⅲ》……
很多人不知道,
不少经典国产游戏的配乐都出自他之手。
攥着这笔钱,
阿鲲开始了一段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转职,
他决定去四川音乐学院玩玩,用考的。
/
关于灵感,阿鲲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每一个音乐人,或者说每一位艺术从业者,
都逃脱不了灵感枯竭的掣肘,
贵为大师,也不能免俗。
不过具备理科思维的阿鲲,
却有自己的独门解决方案。
“每首曲子都有其内在逻辑,
我很喜欢分析和总结。“
结果就是,
同行还在碰运气等灵感找上门的时候,
阿鲲已经主动把灵感抓到了手里。
/
2019年,《流浪地球》,
给中国科幻电影开了一扇门,
这部剧的背后,也有阿鲲的身影。
补给站仰望星空音乐:阿鲲 - 流浪地球 电影原声大碟
他用电子合成器预示人类的新征程,
他说:“我们不再回望过去,
而是奔向全新的世界”。
一个优秀的科幻电影,都是全方位的科幻,
至少,在配乐这点上,阿鲲毫无保留。
他的合成声波,
就跟主动选择命运的主角团一样,
不惜冲向黑暗未知的宇宙,
也不会选择留在原地等待命运的循规蹈矩。
/
阿鲲说,“我最大的乐器是电脑”。
他在大学里学会了计算机和编程,
于是,这成了配乐人生中的杀手锏。
他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MIDI键盘,
而这两样,几乎构成了阿鲲配乐宇宙的全部。
“音乐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波,
波形是可以被调制的。“
有了数字制作技术的阿鲲,
化身为光影世界的声音造物主。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一本音频处理书籍,
《Adobe Audition2.0音频处理入门》,
阿鲲写的。
/
阿鲲的偶像,是德彪西。
“作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在东西方音乐混合上所做的努力,
非常具有吸引力,
这种音乐风格非常打动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他的音乐都是我极力去探索的方向。“
于是,整个大学期间,
他的网名都叫“德彪东”。
这也许是最不理工的理工男网名,
谁叫他一心投身音乐呢。
/
《我和我的祖国》里有一个单元叫《夺冠》,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氛围背景,
如何用背景音做到?
在观众的阅片经验中,
大部分电影会选择找一首当年的老歌,
伴随着留声机的爆豆音效处理,
简单,直接,但让人审美疲劳。
阿鲲是这段戏的配乐师,
他用合成器调制了一段弦乐,
最现代的方式,
阿鲲成功还原出了那个年代的上海弄堂。
/
阿鲲的创作过程,用他自己的话总结,
两个字,“感受”。
郭导告诉他,
要做一个中国人的科幻,
太阳系要毁灭了,
我们要走,要带着我们的家园一起走。
他很受激励,创作出了《流浪地球》的配乐。
读完《红高粱》剧本大纲,
感受到九儿的牺牲背后的沧桑,
《九儿》应运而生。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没有什么强烈刺激,
阿鲲说他是个容易被感动的人,
所有的配乐,都来自于静静的感动。
/
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小汉斯季默?
可能跟他曾师从汉斯季默本人有关,
可能跟他配乐自带的好莱坞味道有关,
可能跟他对电气化声音制作流程的追求有关。
但最关键的,还是他们身上共有的属性:
拥抱未来。
汉斯季默,不会在《珍珠港》式的,
好莱坞经典配乐浪潮里退休,
他是传统好莱坞大师,
他也配得出《敦刻尔克》;
阿鲲也不会因为《舌尖》而陷入舒适圈,
《流浪地球》和《红高粱》也不会是终点。
/
纪录片、动画、游戏、电影……
作品是什么样子,
配乐就得如变色龙一般去适应。
拥抱现代,拥抱潮流,拥抱未来,
不止艺术家,每个人都应具备的视野,
但没有太多音乐人敢大胆迈出这一步,
不外乎情怀、标准、
不符合常理、违背祖宗……
有人做到了,
他叫阿鲲,
一个配乐家。